以國曆來說,每年我們迎接的第一個節氣,就是「小寒」,這也是冬天的倒數第二個節氣,今年「小寒」是1月5日,俗話說「小寒大冷人馬安」,也就是說小寒理當天氣寒冷,順應時序,人民與家畜都會平安。
虎年的最後一次天赦日 (天赦日也就是「向玉皇大帝懺悔,請求赦罪的好日子」),就在1月6日、農曆臘月十五,也就是二十四節氣小寒交節氣後。虎年的不順,都可以利用天赦日做個清理,把家裡打掃一下,清理舊春聯,祈求身體健康、平安吉祥。
「小寒」時節,農夫開始採收稻子收成後才種植的各式蔬菜雜糧,如:金針、茼蒿、冬筍、包心菜等當令青蔬。漁民們則除了在「小寒」捕撈烏魚,此時也是鰻魚苗的盛產期,此外,在蘇澳沿海地區還有旗魚的出現,而基隆、淡水、澎湖等海域,則可捕獲嘉膜、赤宗等高級鯛類。
農曆十二月除了是喜愛寒冷的梅花盛開的季節,花蓮、台東也可見到綻放的洛神花,洛神花可以做成洛神花茶,酸酸甜甜又可以降火氣,是很健康的飲品。
節氣養身:
小寒養生基本的原則應依循《黃帝內經》中的: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。」冬日萬物斂藏,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,收藏陰精,使精氣內聚,以潤五臟。在此節氣裡,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,患「中風」者增多。中醫認為,人體內的血液,得溫則易於流動,得寒就容易停滯,所謂「血遇寒則凝」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。
善於養生的人,在冬季更要堅持體育鍛煉,以取得養肝補腎,舒筋活絡,暢通氣脈、增強自身抵抗力之功效。比如瑜伽、太極拳、散步、慢跑、練拳舞劍等,都是適合冬季鍛煉的項目。冬季鍛煉還要注意保暖,以防感冒。
節氣食養:
小寒時節的到來,預示著將進入一年當中最冷的日子,因此要更加注意防寒保暖,在飲食上吃一些溫熱食物來抵擋寒氣的侵襲,日常食物中屬於熱性的食物主要有辣椒、肉桂、花椒等;屬於溫性的食物有糯米、韭菜、茴香、香菜、薺菜、芥菜、南瓜、蔥、桃子、桂圓、木瓜、櫻桃、石榴、烏梅、栗子、核桃仁、杏仁等。小寒時節不可滋補過都,也不可暴飲暴食,否則會讓你的胃受罪。冬季寒冷,胃寒的人比較的多,因此,應該適當選擇一些能夠暖胃的食物,像是小米,糯米、老薑、黑豆、紅棗等。因胃酸而引起胃部不適的人,要少吃點玉米麵、韭菜、豆類等,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起胃部的脹痛,同時也應減少酸性食物,如乳類,澱粉等,並控制食鹽的食用量。
農曆十二月又稱為「臘月」,十二月初八就是所謂的「臘八」。臘八當天,習俗上會以糯米、紅棗、蓮子、桂圓、花生、杏仁、松子、白果、栗子等食材,擇八種或以上熬煮成「臘八粥」,用來敬神祭祖,也是寒冬中最令人滿足的應景甜品。
台灣在小寒時節會有許多鋒面通過,氣溫偏低,體質虛弱者或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感冒,提醒大家除了添衣保暖外,也要充足睡眠,多喝溫水或熱茶,如果不想喝太多茶,又希望在開水中多一點滋味的話,在熱水中加入幾顆「寶茶」以台灣本土青梅在台製作的頂級梅肉,溫暖中還有一絲微酸的清香味,真是享受啊...
寶茶2023年臘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