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立春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。「立」是開始的意思,「春」是蠢動表示萬物開始有生氣,「立春」又象徵春天的開始,春為歲首。古時在立春前夕,天子還要率領文武大臣出城迎接春神呢! 「立春」一到,大地萬物開始復甦,春天即將降臨。

今天上午10時42分交節氣,進入立春。此時間點之後才算正式進入兔年,也就是說,這時點後出生的的嬰兒都是屬兔的喔。從立春開始到立夏都稱為春季,不過通常要到春分之後,才會真正的迎接春天。

春天是農夫們開始耕作的時候,台灣中南部,第一期水稻此時已經開始播種插秧。「立春天氣晴,百物好收成」,農家會依據立春日的天氣來預測全年的農作收成狀況。不過受到東北季風影響,立春這天北台灣天氣較涼,其他地區早晚亦有涼意,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。大家出門要記得攜帶雨具,並穿著保暖衣物喔。

節氣養身:
立春節氣是從「秋冬養陰」過渡到「春夏養陽」的轉折點,春在五行中屬木,與肝相應,所以春季養生重視養肝。肝主情致,因此護肝要從心情著手,養肝的關鍵就是要保持心情舒暢,愉悅平和,以防肝火上升,有助於疏肝理氣。盡量讓自己與喜歡的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,就是養肝妙方喔!

節氣食養:
立春時,為防陽氣鬱積,容易上火,可食用蔥、薑、蒜、韭菜、芽菜等能發散體內陽氣的食物。春季陽氣初生,不宜多食橙、橘、柚、木瓜、枇杷、檸檬等酸性收歛的食物,以免不利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。

此外,立春之後氣候乾燥,也要少吃麻辣鍋、羊肉、油炸或燒烤等食物,因為這些食物容易損耗陽氣,導致上火。人體腸胃經過冬季的進補和正月的肥甘美食,積滯較重,因此不宜再吃油膩辛辣之物,以免助陽外泄。同時,容易過敏的人在春季忌服蝦、蟹等「發物」。

有人說,立春這天以下事不能做,大家參考囉:
1. 不睡懶覺或長臥不起: 春天是陽氣開始起步、起升的時候,順應自然的做法應該早起,並多站立或走動。
2. 不理髮: 頭髮之於人身就好比草木之於大地,立春回暖,草木萌動,不宜在此萌發之時剪去頭髮。
3. 不搬遷: 立春是時空能量過度和交接之時,不宜搬遷。

春回大地,萬象更新,立春這天,在相應得風水位置上擺放相應的吉祥物,會讓自己的能量場在新一年中就得到強化,給自己一個好的開始! 祝福大家有個平安健康的2023年!

寶茶 癸卯兔年 初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