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立夏」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。立夏與立春、立秋、立冬一樣,是標誌四季開始的日子,立夏一到,象徵著夏季就要開始。立夏也是即將進入梅雨季節的氣候轉換期。
「梅雨季」小知識: 梅雨是東亞地區獨特的天氣現象,源於中國江南一帶在梅子成熟期,因受滯留鋒面徘徊影響,導致陰雨連綿而名之。每年的5到6月是臺灣的梅雨期,就氣候而言,平均約有4至5個梅雨鋒面系統影響臺灣地區,其中又以5月中旬到6月中旬的降雨機率較大,每個梅雨鋒面系統可能導致連續數天的陰雨,兩者之間就可能有較晴朗的天氣,但是若有2個或更多梅雨鋒面系統接續影響臺灣地區時,則會使連續陰雨的天數相對增長,因此雖梅雨期常有連續陰雨天氣,但也並非意味在這段期間會天天降雨。臺灣各地區全年大約有19%至33%的雨量是集中在5、6月梅雨期,它帶來的豐沛降雨是臺灣僅次於颱風的重要水資源來源。
節氣養身:
順應四時是養生的原則,此時天氣漸熱,身心都會產生些微變化,夏季與心氣相通,因為夏天屬火,火氣通心,加上氣溫炎熱,汗液外洩,容易耗傷心氣,令人煩躁不安,立夏養生關鍵是養心。
立夏之後,晝長夜短更為明顯,順應陽盛陰虛的變化,宜相對「晚睡早起」,但仍應於子時(晚上十一點)前就寢,此時若能適當午睡,有助於精神飽滿,補充體力,唯睡覺時勿因貪涼而處在風口,以防受風生病。
隨著氣溫升高,人體容易出汗,「汗」為心之液,所以要適當補充水份,運動不要過於劇烈,以免過度出汗。
立夏另一個養生之道在於「靜養」,由於天氣日漸燥熱,使人易感煩躁不安,最忌大喜大怒,宜保持清靜,維持心情舒暢,安閒自得,可從事有助心情平靜的活動。
節氣食養:
立夏時值乾卦,自然界陽氣漸長,陰氣漸弱,就人體臟腑而言,便是肝氣漸弱,心氣漸強。立夏飲食宜增酸減苦,補腎助肝,調養胃氣。最好選擇清淡、低脂、易消化、多纖的食物,調理不宜過鹹,可多食豆類、芝麻、洋蔥、玉米、枇杷、香瓜、桃子、桑葚、木瓜等食材。此外,稀食湯品也是夏季飲食的好選擇,食粥喝湯都是生津止渴又清涼解暑的立夏飲食法。
隨著天氣轉熱,人們愛吃冷飲冰品,腸胃功能較弱及寒性體質者應特別注意,應節制食用冰冷食物。
告別春天,迎來初夏,根據氣象局的報告,這幾天各地都會下陣雨或雷雨,大家出門記得帶好傘具喔!
寶茶 己亥戊初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