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(6月21日)是二十四節氣中的「夏至」,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,這天太陽到達黃經90度直射北回歸線,北半球因受光最多,是一年當中白晝最長,黑夜最短的一天,過了夏至,白晝漸短,黑夜漸長。《二十四節氣解》說:「陽極之至,陰氣始生。日北至,日長之至,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

 

「夏至」雖然是一年之中白天最長的日子,但並非天氣最熱的時刻,「夏至」時接近地表的熱量還在繼續積蓄,北半球的夏天要到「小暑」和「大暑」時,氣溫才會升到最高點。此時最大的特徵就是氣溫明顯上升,降雨量減少。據台北市天文館指出,夏至當天會出現特殊的天文景象。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,那裏的人在中午時刻會發現,太陽在頭頂上且看不到自己的影子! 另外在北緯66.5度到北緯90度北極點之間的區域,則會出現「日不落」的現象,太陽在一天24小時期間,都在地平線以上,環繞地平一周而運動,即所謂的「永晝」;相反地,在南緯66.5度到南緯90度之間的區域,太陽都在地平面以下不升起,即所謂的「永夜」organiccbdnugs

 

節氣養身:

「夏至」預告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即將到來,此時起居調養應做到起居有序,宜晚睡早起,每日儘量睡到七小時,留意臥室通風,更要保持心情平和,否則心意亂則會影響全身氣血循環。夏季午睡有助養生,除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,另一方面,也可幫助大腦和身體得到放鬆,並有預防中暑的作用。

 

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,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,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,選擇包括散步、慢跑及太極拳等和緩運動,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,否則如導致全身淋漓大汗,可能會傷陰氣,也損及陽氣。

 

節氣食養:

台灣地處亞熱帶,「夏至」前後,香蕉、荔枝、鳳梨、西瓜、芒果、葡萄等當季水果紛紛上市,蔬菜則以冬瓜、絲瓜、苦瓜、南瓜、茄子、竹筍等瓜果類為主,葉菜類較少。傳統中醫認為,有苦味的蔬菜,大多具有清熱的作用,因此,夏至前後要吃些苦瓜、芹菜、竹筍等苦味菜,其中又以苦瓜最受推崇,夏日常食苦瓜,能調和脾胃,提神醒腦,預防中暑或腸胃道疾病。炎炎夏日,也可以做些涼拌的小菜以開胃。

 

根據台灣俗諺,「夏至,風颱(颱風)就出世」,意思是指夏至後已過了出梅雨季節而進入颱風季節,因此出門要記得帶把傘!

 

心清雜念,身清暑熱,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此謂養生。

 

寶茶辛丑年仲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