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雨眾卉新,一雷驚蟄始。 田家幾日閒,耕種從此起。 ~唐代詩人韋應物

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「驚蟄」。動物冬眠,藏伏土中,不飲不食,稱為「蟄」,而「驚蟄」意指春天一到,春雷乍響,蟄居中的動物甦醒,大地萬物開始萌芽生長。這時農夫們開始插秧,春日新生的循環,就要展開。

 

過去習俗中曾有若在驚蟄前春雷響,代表今年水氣多的說法,相反的,若在驚蟄後才響春雷,則代表可能會乾旱。此時節冷暖空氣交替頻繁,風邪猖狂,容易讓病毒、細菌有機可乘,這時正是流行病(例如: 流感、流腦(流行性腦膜炎)、水痘、帶狀皰疹等)的多發期,大家應多照顧好自己。也因天氣回暖變濕,地面困住了一層濕氣,令我們身體容易感到疲倦,稱為春困,身體易感不舒服,所以應要讓自己有充足的睡眠,才能有健康和充沛體力。天氣一天多變,建議出門時應該多帶條圍巾或薄外套,把自己保護好。

 

節氣食物

驚蟄過後,天氣一般會變得非常晴朗,但天地間的陽氣生發如果過快,人體的陽氣可能跟不上,反而有後背涼、痛,四肢涼、麻、脹等反應,這都是氣不足的結果。因此,驚蟄前後可以多吃偏陽性的食物來補充陽氣,如:青椒、韭菜、蒜苗、蔥頭、豆芽。

 

節氣養生

中醫認為「肝應春時」。春天的肝臟好比一位值班經理,如果工作過於忙碌,透支體力,就容易生病,或是讓原本隱藏的疾病顯現出來。跟肝息息相關的症狀包括:眼睛乾澀,困倦,頭痛,口乾舌燥、口苦、打嗝、腹瀉、手腳抽筋,以及過敏等。另外在這節也應疏通大腸經,將淤積一冬的積熱毒素排出體外和消除人身多於濕氣。

 

過度操勞的人因為長時間工作,身體器官血液需求量大增,血氣消耗很大,而肝是體內的藏血器官,疲於工作就會受損。所以,過勞的人可以吃些養肝食物,例如:木耳、海帶、白菜、包心菜和菠菜等,協助器官加速排出體內毒素。

 

人體是小宇宙,如果可以跟大宇宙/大自然合諧互動,按照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的規律調整自我,保持和自然界的平衡,將是最佳的養生方式。

寶茶 壬寅年春天

 

寶茶 Pure Tea & Living|| 台北市仁愛路四段27巷32號|| T. 02-2778-9930

LINE官方帳號: @baocha ||www.baochatea.com|| FB: www.facebook.com/baocha